2007年5月16日

理想 vs. 薪酬

由於近日收到不少「日月」新舊「校友」對以下文章表達的意見,加上暑假臨近,將會有不少為追尋理想而奮鬥的畢業生,為了讓他們及早看清理想背後的要作出的犧牲、付出與代價,所以將有關文章從意見欄中轉貼出來,好讓大家在追尋理想的過程中,能有指導參考,及早作出心理準備,免得日後恨錯難返。

兩位作者都是資深傳媒人,各自對理想都有獨到的見解,能接受那一套,則由大家自行決定。

(鳴謝茂斯不辭勞苦在各友好的blog上張貼有關文章,可見他內心那團火燒得多熾烈。)

奇文共賞

「她來自屯門」--劉進圖(刊於2007-05-08《明報》)

周六下午,最後一輪新人面試,有一位準畢業生各方面表現俱佳,我們有意錄用,但看到她填報的住址是屯門,港聞主管劉頌陽忍不住提醒她,當記者薪金大約九千至一萬元,每天深夜才下班,從柴灣找公車回屯門,每月的交通費超過一千五百元,還要孝敬父母家用和償還大學貸款,好些現職同事因此每月只有千餘元自用,生活非常刻苦,她有沒有想過能捱多久?

實在沒有想到,那位外表柔弱的女同學,原來為加入新聞行業下了很大決心,很早作出準備,她念大學時便省吃儉用,盡量不花光學生貸款,儲了五萬餘元,作為畢業後從報館基層做起的儲備。她說只申請了《明報》一家,倘若《明報》沒有空位,她才報其他機構,為了方便來《明報》上班,她找了一個在港島居住的好朋友幫忙,預備寄住在朋友家,周末才回屯門探望父母,這樣可以多給一些家用,彌補父親當基層工作的微薄收入。

我們聽了,心裏很感動,新聞行業就是靠這些為理想不計付出的年輕人,才能薪火相傳,相比起一些在溫室成長、從來沒嘗過匱乏、搞不清自己人生路向的同學,這位來自屯門的女孩,更值得我們珍惜和期待。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「賤買理想」--陳惜姿( 刊於2007-05-12《明報》)

這陣子,快畢業的同學都在找工作,看到《明報》「編輯室手記」專欄,主筆劉進圖寫他跟求職者面試的見聞,趣味盎然。他寫的,我想有很多都是我教過的新聞系學生。

但前幾天看到他寫的〈她來自屯門〉,我有點氣上心頭。劉主筆是我朋友,我也曾在《明報》工作過,《明報》每月都支稿費給我,但有些東西不吐不快,聲明對事不對人,也為這行業痛心。文章寫到一個準畢業生,家住屯門,來《明報》面試獲取錄了。她明白《明報》位於小西灣,每月來回的車費超過千五元,而她的月薪不過九千至一萬。

原來她矢志入報館工作,讀大學時便已省吃儉用,儲了五萬餘元,為月薪微薄的記者工作作準備。另外,她為了準備到《明報》上班,已請求一個住在港島的朋友幫忙,讓她寄住,周末才回屯門的家。這樣,便可省回不少金錢。劉主筆聽了很感動,說「新聞行業就是靠這些為理想不計付出的年輕人,才能薪火相傳」。我只覺憤怒。

我九二年一月開始當記者,起薪點一萬,與同學相比,不高也不低。今天有學生告訴我,有報館只肯給她八千五,她問我要不要接受,她很想入報行,無奈待遇太低。同一屆學生,到星展銀行做MT(Management Trainee),起薪點一萬八千五,足足多了一萬。

我想問,是誰決定記者必然低薪的宿命?不少報館都是上市公司,雖不至賺大錢,但好歹是一盤會牟利的生意。記者入報館工作,不是入慈善機構,不應只講理想不談薪水。

為什麼一個人有理想,就要被剝削?新聞系的學生,不少都是尖子,他們的市場價值很高,別的行業爭着請他們。要是報館仍是要賤買他們的理想,我會勸學生別加入這一行,因為反正兩三年後他們就會夢醒離開。

8 則留言:

iamsan / Mountain 說...

茲將曾經出現的意見轉貼出來:
iamsan / Mountain 提到...
茂斯:這個我早已知道了,即晚已有一位前《明報》記者,當年有碩士銜頭,家住元朗,起薪點還要比這位「她來自屯門」的求職低,當年,她也為理想,也非《明報》不入,結果兩年後,她為了前途,也為了「錢途」,離開了這一行。
我也不明白高層怎麼想,人人都有阿媽生,為何要覷準別人為理想而壓價?我想說,我很認同陳惜姿的說法,我也像她一樣是當年算是較幸運的一群,待遇不高也不低,但人總得要為生活,要為自己打算,隨著年紀漸長,父母都退休,縱使不要供養他們,也要給他們安心,但眼看着外面的世界,同等年資的薪酬遠比自己高,就算過得了自己,也過不了父母那一關。

5/15/2007 4:27 上午

iamsan / Mountain 說...

也是轉貼:
茂思.茂斯 提到...
那人應該是JAM JAM了吧...

近年又有幾名碩士生來了...死未?

"人人都有阿媽生,為何要覷準別人為理想而壓價?"

因為他覺得犧牲你的母親,維護他的既得利益,比一切都重要.

5/15/2007 5:02 上午

iamsan / Mountain 說...

繼續轉貼:
茂思.茂斯 提到...
主筆的內心版本;

''我們聽了,心裏好撚感動,新聞行業就是靠這些為理想不計付出的戇鳩仔,才能薪火相傳,相比起一些在溫室成長、從來沒嘗過匱乏、搞不清自己人生路向的同學,這位來自屯門的懵撚,更值得我們剝削和揾笨。''

5/16/2007 1:51 上午

茂斯 說...

繼續轉貼不同人的回應:

.................

之所以明報的人做到3年都走哂﹐咪就係呢個原因囉﹐好多都過哂經濟啦﹐依家人地越來越多人睇﹐明報唔好仲係食老本﹐掛住金庸個做人啦

.................

不過, 過了經濟的, 又會回巢. 其實唔係單一報館有問題, 是整個行業. 我們的問題在於老細刻薄, 別人遇到的問題可能需販賣尊嚴. 你看站在道德高地嚴打中大生的日出, 便知道什麼叫厚顏無恥,

.................

我倒不是為了理想, 而是興趣.
我覺得最大問題不只是人工低, 而且超多野做, 高層卻永不滿足, 走了人, 竟可不肯補充人手. 有時見手足都忙得不停手, 早返遲走, 真的於心不忍.
還看到教主, 君子筆等人的偽善, 確實無明火起, 多得陳惜姿給我們吐一口氣.

....................


最令人氣憤的是,平白無事就跟我們說商業管理,經濟不景時就只拍拍膊頭,叫我們共渡時艱講人情,時艱過渡了,人數不加反減,工作加完又加。每個人都要十八般武藝不可,當初再有興趣,也難免心淡。
感謝陳惜姿敢言,萬歲!

朋友幾乎每次見面都說:你們的錯字真係多到離晒譜!他不會明白(我也不期望他會明白)我們的人手是如何緊絀,我只感到很無奈,也覺得有點對不起忠實的讀者。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過程中都有很多得著ge,只不過不喜歡那種態度。

readaneat:朋友今天才問我有沒有後悔入行,說真的沒有後悔。只是入行後眼見這行業愈來愈不像話,算一算十年來通脹多少,但起薪點不加反減,比普通文職還要低,感覺是這份職業沒有受到應有的尊重。

......................

"所謂功利,也不過是爭取基本生活費而已。"

說得好,入得這行,就很少是貪錢的,不然我早去讀BBA了.但多少也得向家庭,想自己的生活交代吧?
那是責任,它連盡這種責任的機會也不給...

"如果真要計算平均時薪,我估記者好不了一個快餐店清潔女工!"

問題是,記者經常為基層報導慘況,諷刺的是,本身的情況卻不能報導...

.................


講真,一年兩年,人工低我可以挨,再過多幾年,不得不想清楚自己前路。青春有限,人工也有限,即使未去到為五斗米折腰的地步,但有機會往外闖,都想一試。女孩子還好一點,有些男記者朋友,真為他們感到難受。

呢啲就係所謂使命感,但開始為呢個名詞感到厭煩,就係一句「使命感」,剝削了幾多人的權益,踐踏了幾多人的理想,埋葬了幾多人的青春?不要再迫記者覺得自己偉大了!我們都是身不由己被迫出來的!

...............

很悲哀、很悲哀,

做了這行不經不覺已七年了,大事小事都採訪過不少,唯獨這兩年最令我難堪,眼看一個個人離開新聞行業,當中不乏一代名記,快將三十歲,古語說男兒三十而立,看看眼前的我,看似一事無成,有時跟友人說轉工,反被人說只向錢看,但事實上,我所要求的,並不是甚麼高薪厚祿,而是一個稍為合理的薪水而已,相比起其他從事商界的朋友們,我所要求的薪金,在他們眼中只是數年前的「價」!

過去是被一份「滿足感」所吸引,而留守新聞行業,唯「七年之癢」已過了,眼看新聞機構老闆們,個個「爭新聞」,眼看新入行的記者,「好的不學壞的做到足」(請原諒小弟的批評),眼看為了「贏」字,不擇手段,妄顧道德、操守,心裡卻實不是味兒,看看現今的新聞,不是鬥「豐富」,而是鬥「爛」,即使是一些過去令我十分尊崇的新聞人,在媒體「惡鬥」下,亦不自覺的「變了臉」,怎麼辦好?

近年的新聞,「爛」處多不勝數,理想已沒有了,唯小弟仍對新聞行業情有獨鍾,但到底「理想」與「飯碗」,應如何選擇呢,天知曉.....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
離開這行的人都是這樣想吧,我們充當主流媒體評這說那的,自身的困境卻沒人關心,連自己有份出聲的主流媒體也聽不到聲音,大多都是暗地嘆息,這到底是甚麼回事?

我們的協會也實在廢柴,除了偶爾出來吵兩句新聞自由,到底有沒有關心行內的剝削情況.

基層還有梁耀忠,李卓人, 施麗珊, 何喜華,可同是基層的我們呢?

其實,他們的遊行隊伍,我們完全夠資格走進去...卻偏偏沒人這麼做,也永遠不會有人這麼做


.................

其實大家都知問題在那裡, 大家都知是什麼原因不能留住有心有能之士, 但為什麼連老總輩的人都似乎無計可施? 是大家都迷信mkt mechanism, 既然呢個價都有人做, 就不會想改善一下待遇?

茂斯 說...

我只想說,第一篇"她來自屯門"有非常弔詭的反諷效果.這點相信連作者也意識不到.但接受美學說:現代的作者試圖推銷自己的觀念,有時卻得到反效果,因為讀者的反應是基於自身的經驗認知去解讀作品的,而不是沒腦袋的被洗腦者.

這篇文傳得很快,當傳到我手上時,原來已經有很多人看過了.大家都有感慨,氣憤

我只想說,"她來自屯們"實在很傷士氣,再來一篇"賤賣理想",兩個文本並列, 那種荒謬、弔詭、諷刺,就更強,更突出了

有好多人本在沉睡, 在美夢中默默奮鬥, 但看了她來自屯門,醒了,再來賤賣理想,相信不少人想跳落床.

Ka Wah 說...

珊哥與茂斯,看來要寫一篇瞬間十年來吐吐烏氣吧?

iamsan / Mountain 說...

茂斯,你不斷咁係人地個blog度爆粗發言,做乜你唔係你個blog度轉貼文章一起發泄下?睇完你咁好火,點解你仲要留係度?你在這裏做了幾多年?只不過兩、三年的話,我一定會慫恿你走,趁依家仍有得返轉頭,捱慣窮的人不怕窮,但一朝富貴要你再捱窮,你必會死!

華哥,呢口烏氣已經不到我呢個行外人吐了,我是回頭已是百年身,剛跳出火坑,最適合做一個維園阿伯得閒畀句意見吧!

茂斯 說...

不要心急,我在整理各方的留言,給我點耐心...